智能 + 绿色 + 健康 + 国际 +
English
Search
网站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组织机构
研究院领导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
韧性城市规划工程研究院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固废全量资源化工程应用研究院
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研究院
山西研究院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科研人员
科学研究
标志性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日历
学术资源网
学科交叉信息发布平台
人才招聘
规章制度
国家、省市制度
校内制度
服务指南
资料下载
办事流程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组织机构
研究院领导
学术委员会
研究机构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
韧性城市规划工程研究院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固废全量资源化工程应用研究院
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研究院
山西研究院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科研人员
科学研究
标志性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日历
学术资源网
学科交叉信息发布平台
人才招聘
规章制度
国家、省市制度
校内制度
服务指南
资料下载
办事流程
联系我们
English
站内搜索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科研人员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学科带头人
科研人员
个人信息
姓名:
刘乃飞
籍贯:
陕西榆林
职称:
校聘教授
部门: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职务: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电子邮箱:
liunaifei@xauat.edu.cn
学 科: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岩土体多场耦合理论、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和土遗址保护等
教育背景
[1] 2012/04-2018/0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导师:李宁)
[2] 2016/03-2016/08,University of Ottawa,岩土工程,访问学者(合作导师:Mamadou Fall)
[3] 2009/09-2012/04,西安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导师:李宁)
[4] 2005/09-2009/07,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导师:李守义)
工作经历
[1]2024/09-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校聘教授
[2]2023/06-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3]2023/04-2024/0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校聘教授
[4]2022/12-2023/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5]2018/01-2022/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6]2019/06-2023/0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合作导师:汪双杰)
主讲课程
《地下建筑结构 》《水文地质》《基础工程 》《工程地质》
学术成果
1. 荣誉及获奖
[1]国际会议组织ScienceFather颁发的Best Researcher Award,2023;
[2]复杂空间曲面钢-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2/7,2022;
[3]隧道(洞)工程优快分析理论与智能化设计,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4/11,2021;
[4]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1/11,2022;
[5]穿越富煤古滑体大断面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1/8,2020;
[6]饱和软黄土地区地铁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4/8,2020;
2. 专著及论文
[1]吕高,刘乃飞. 黄土地区土石坝病害GPR法探测研究[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21.
[2]Naifei Liu, Ning Li, Shuangjie Wang et al. A fully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 for fractured rock masses in cold regions [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103707. (SCI)
[3]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quiva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Freezing Rock Mass Containing Systematic Fractures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2, 55, 7333–7355. (SCI)
[4]Naifei Liu, Ning Li, Chongbang Xu, et al. Mechanism of Secondary Lining Cracking and its Simulation for the Dugongling Tunnel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0, 53(10), 4539-4558. (SCI)
[5]Naifei Liu, Desai Guo, Zhanping Song, et al. BIM‑based digital platform an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mountain tunnel constructi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 7585 (SCI)
[6]Jun Huang, Naifei Liu(通讯), Zongyuan Ma, et al. The construction stability of large section tunnel consider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clay mechanical properties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3, 10, 1135276. (SCI)
[7]Gao Lv, Naifei Liu(通讯), Liangliang Bao, et al. Detection of cracks in cemented loess of ancient buildings using remote sensing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2. https://doi.org/ 10.3389/ fmats. 2022.952631 (SCI)
[8]Min Yang, Naifei Liu(通讯), Ning Li, et al.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unnels in Expansive Rock Stratum [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9, 805378. (SCI)
[9]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mechanisms of water- rich soil tunnels [J].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2018, 54(6): 384-394. (SCI)
[10]Naifei Liu, Liang Cui, Haiqiang Jiang. Analytical Assessment of Internal Stress in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6666548. (SCI)
[11]Naifei Liu, Zhu Zhang, Ning Li,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mining of extra-thick coal seam. Geo-Shanghai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ringer, 2018, 40-53 (EI).
[12]Naifei Liu, Ning Li, Junping Liu,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tunnel based on analytical method. SINOROCK2013 (Editors: FENG Xiating, John A. Hudson, TAN Fei). London: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3, 601-606 (EI).
[13]Naifei Liu, Ning Li, Bianyuan Deng, et al. The effect of model scope on numerical results for deep-buried tunnel. Geo-Shanghai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ditors: DING Wenqi, ZHANG Lianyang, LI Xiaojun, ZHANG Xiong). ASCE, 2014, 751-758 (EI).
[14]Naifei Liu, Ning Li, Liping Wang, et al. Coupled analysis of Thermo-Hydro- Mechanical field for Huashixia roadbed[J].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4, 14 (March) (ISTP).
[15]刘乃飞,李宁,宋战平等. 低温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38(S1):2625-2635 (EI).
[16]刘乃飞,李宁,李国锋,等. 库尉输水隧洞塌方机制分析及加固效果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12):2531-2541 (EI).
[17]李宁,刘乃飞,李国锋. 软岩及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新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9):1812-1821 (EI).
[18]李宁,刘乃飞,张承客,等. 复杂地质中城门洞型隧洞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与设计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7):1435-1443 (EI).
[19]刘乃飞,李宁,何敏. 水–热–力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的升级与验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S1):2757-2750 (EI).
[20]刘乃飞,李宁,郭晓刚,等. 城门洞形隧洞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探讨[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34(6):160-168 (CSCD).
[21]刘乃飞,李宁,于春海. 布仑口水电站高温引水发电隧洞受力特性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4):14-21 (CSCD).
[22]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5):53-60 (CSCD).
[23]刘乃飞,李宁,何敏. 基于水-热-力耦合模型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6):1471-1478 (CSCD).
[24]刘乃飞,李宁,菅强. 双断层地下洞室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31(11):125-130 (CSCD).
[25]刘乃飞,李宁,邓边员. 库尉输水工程富水土质洞段的流固耦合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2):402-409 (CSCD).
[26]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软弱围岩隧洞位移和应力释放规律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3):643-650 (CSCD).
[27]刘乃飞,李宁,张柱,等. 大佛寺煤矿变形及受力特性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6,32(2): 240-246(中文核心).
[28]梁世豪,刘乃飞,许昕蔚,等.各因素对高地温隧洞热学分析数值模型范围的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3, 54(04): 69-77.
[29]郑文,刘乃飞,刘小平. 高岩温隧洞支护结构受力特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6):138–143 (CSCD).
[30]刘春龙,刘乃飞,刘奉银,杨珺珑. 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1(2):206–211 (CSCD).
[31]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 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32(S2):3396-3403 (EI).
[32]余春海,刘乃飞,侯代平等. 公格尔水电站发电洞高温段关键施工技术[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4):1024-1032 (CSCD).
3. 国家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与专利)
[1]刘乃飞,李国锋,等. 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登记号:2021SR0431976),2020.8.
[2]刘乃飞,李宁,何敏. 饱和正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平台(登记号:2015SR156417),2015.8.
[3]李宁,刘乃飞,张承客. 隧道(洞)快速设计系统(登记号:2014SR188109),2014.10.
[4]李宁,张承客,刘乃飞. 隧道围岩快速反演分析系统(登记号:2012SR117638),2012.12.
[5]李宁,陈飞熊,刘乃飞. 冻土工程三场耦合分析系统(登记号:2015SR156537),2015.8.
[6]李宁,何敏,刘乃飞. 准饱和正冻土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登记号:2015SR156370),2015.8.
[7]刘乃飞,杨银亮,汪双杰,等. 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中国专利,CN202211387383.3,2022-11-07.
[8]刘乃飞,刘镰淦,杨蓓,等. 可考虑对流传热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传热试验系统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139853.9,2019-05-22.
[9]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313765.6,2020-07-07.
[10]刘乃飞,童雨婷,刘华,等. 一种可考虑冰-水相变作用的裂隙岩体传热试验仪,中国专利,CN211697598U,2020-10-16.
[11]刘乃飞,孙宇航,张玉伟,等. 一种便携式裂隙岩体热传导系数测试仪,中国专利,CN211955288U,2020-11-17.
[12]刘乃飞,刘镰淦,李雨欣,等. 一种基于液体导热材料的永久冻土区输油管道降温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3980U,2020-10-16.
[13]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辅助牵引装置,中国专利,CN213008462U,2021-04-20.
[14]刘乃飞,王克,宋战平,等. 一种可视化智能隧道收敛尺悬挂仪,中国专利,CN211783398U,2020-10-27.
[15]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8234U,2020-10-16.
所获荣誉
项目经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裂隙形态和裂隙水对流作用的寒区岩体传热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278370,2023-2026(主持);
[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JM-190,2022-2023(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19M663648,2019-2022(主持);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19JQ-756,2019-2020(主持);
[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低温裂隙岩体热力学本构模型构建及程序开发,课题编号:19JK0452,2019-2020(主持);
[6]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寒区引水隧道裂隙围岩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KFKT-8,2023-2024(主持);
[7]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海拔冻土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YGY2020KYPT-03,2020-2022(主持);
[8] 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季冻区矿山岩质边坡成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01,2023-2024(主持);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专项,低温裂隙岩体水分-温度-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R18017,2018-2020(主持);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科技基金,低温岩体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研究,课题编号:RC1804,2018-2021(主持);
[11]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低温裂隙岩体水分-热质-变形耦合理论构架,课题编号:310-11202J306,2013-2017(主持);
[12]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镜面混凝土在汉村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0801,2022-2023(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地热环境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损伤演化机制与耐久性退化,课题编号:20180220,2019-2022(参加);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裂隙扩展作用下黄土高填方地基服役性能劣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02,2022-2025(参加);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盐穴储气库围岩时效损伤及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54,2012-2025(参加)。
社会兼职
[1]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2] 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兼办公室主任
[3]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会员
[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5]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6]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7]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8] 中国公路学会会员
[9]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会员
[10]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中国公路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11] 《Geohazard Mechanics》、《长安大学学报》、《金属矿山》、《长沙理工大学学报》、《陕西煤炭》、《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
[12]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编辑
上一条:王璐
下一条:于永堂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个人信息
姓名
刘乃飞
籍贯
陕西榆林
职称
校聘教授
学科
岩土工程
职务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部门
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电子邮箱
liunaifei@xauat.edu.cn
研究方向
岩土体多场耦合理论、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和土遗址保护等
教育背景
[1] 2012/04-2018/0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导师:李宁)
[2] 2016/03-2016/08,University of Ottawa,岩土工程,访问学者(合作导师:Mamadou Fall)
[3] 2009/09-2012/04,西安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导师:李宁)
[4] 2005/09-2009/07,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本科(导师:李守义)
工作经历
[1]2024/09-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校聘教授
[2]2023/06-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土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3]2023/04-2024/0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校聘教授
[4]2022/12-2023/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5]2018/01-2022/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6]2019/06-2023/0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合作导师:汪双杰)
主讲课程
《地下建筑结构 》《水文地质》《基础工程 》《工程地质》
学术成果
1. 荣誉及获奖
[1]国际会议组织ScienceFather颁发的Best Researcher Award,2023;
[2]复杂空间曲面钢-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2/7,2022;
[3]隧道(洞)工程优快分析理论与智能化设计,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4/11,2021;
[4]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1/11,2022;
[5]穿越富煤古滑体大断面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1/8,2020;
[6]饱和软黄土地区地铁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4/8,2020;
2. 专著及论文
[1]吕高,刘乃飞. 黄土地区土石坝病害GPR法探测研究[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21.
[2]Naifei Liu, Ning Li, Shuangjie Wang et al. A fully coupled thermo-hydro-mechanical model for fractured rock masses in cold regions [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103707. (SCI)
[3]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quival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Freezing Rock Mass Containing Systematic Fractures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2, 55, 7333–7355. (SCI)
[4]Naifei Liu, Ning Li, Chongbang Xu, et al. Mechanism of Secondary Lining Cracking and its Simulation for the Dugongling Tunnel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0, 53(10), 4539-4558. (SCI)
[5]Naifei Liu, Desai Guo, Zhanping Song, et al. BIM‑based digital platform an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for mountain tunnel construction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 7585 (SCI)
[6]Jun Huang, Naifei Liu(通讯), Zongyuan Ma, et al. The construction stability of large section tunnel consider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clay mechanical properties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3, 10, 1135276. (SCI)
[7]Gao Lv, Naifei Liu(通讯), Liangliang Bao, et al. Detection of cracks in cemented loess of ancient buildings using remote sensing [J]. Frontiers in Materials, 2022. https://doi.org/ 10.3389/ fmats. 2022.952631 (SCI)
[8]Min Yang, Naifei Liu(通讯), Ning Li, et al.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unnels in Expansive Rock Stratum [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9, 805378. (SCI)
[9]Naifei Liu, Ning Li, Guofeng Li, et al.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mechanisms of water- rich soil tunnels [J].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2018, 54(6): 384-394. (SCI)
[10]Naifei Liu, Liang Cui, Haiqiang Jiang. Analytical Assessment of Internal Stress in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6666548. (SCI)
[11]Naifei Liu, Zhu Zhang, Ning Li,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mining of extra-thick coal seam. Geo-Shanghai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ringer, 2018, 40-53 (EI).
[12]Naifei Liu, Ning Li, Junping Liu,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tunnel based on analytical method. SINOROCK2013 (Editors: FENG Xiating, John A. Hudson, TAN Fei). London: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3, 601-606 (EI).
[13]Naifei Liu, Ning Li, Bianyuan Deng, et al. The effect of model scope on numerical results for deep-buried tunnel. Geo-Shanghai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ditors: DING Wenqi, ZHANG Lianyang, LI Xiaojun, ZHANG Xiong). ASCE, 2014, 751-758 (EI).
[14]Naifei Liu, Ning Li, Liping Wang, et al. Coupled analysis of Thermo-Hydro- Mechanical field for Huashixia roadbed[J]. Phys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4, 14 (March) (ISTP).
[15]刘乃飞,李宁,宋战平等. 低温裂隙岩体的各向异性传热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38(S1):2625-2635 (EI).
[16]刘乃飞,李宁,李国锋,等. 库尉输水隧洞塌方机制分析及加固效果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12):2531-2541 (EI).
[17]李宁,刘乃飞,李国锋. 软岩及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新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9):1812-1821 (EI).
[18]李宁,刘乃飞,张承客,等. 复杂地质中城门洞型隧洞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与设计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7):1435-1443 (EI).
[19]刘乃飞,李宁,何敏. 水–热–力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的升级与验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S1):2757-2750 (EI).
[20]刘乃飞,李宁,郭晓刚,等. 城门洞形隧洞弹塑性参数反演方法探讨[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34(6):160-168 (CSCD).
[21]刘乃飞,李宁,于春海. 布仑口水电站高温引水发电隧洞受力特性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4):14-21 (CSCD).
[22]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5):53-60 (CSCD).
[23]刘乃飞,李宁,何敏. 基于水-热-力耦合模型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6):1471-1478 (CSCD).
[24]刘乃飞,李宁,菅强. 双断层地下洞室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31(11):125-130 (CSCD).
[25]刘乃飞,李宁,邓边员. 库尉输水工程富水土质洞段的流固耦合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2):402-409 (CSCD).
[26]刘乃飞,李宁,郭晓刚. 软弱围岩隧洞位移和应力释放规律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3):643-650 (CSCD).
[27]刘乃飞,李宁,张柱,等. 大佛寺煤矿变形及受力特性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6,32(2): 240-246(中文核心).
[28]梁世豪,刘乃飞,许昕蔚,等.各因素对高地温隧洞热学分析数值模型范围的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3, 54(04): 69-77.
[29]郑文,刘乃飞,刘小平. 高岩温隧洞支护结构受力特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6):138–143 (CSCD).
[30]刘春龙,刘乃飞,刘奉银,杨珺珑. 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1(2):206–211 (CSCD).
[31]侯代平,刘乃飞,余春海,李宁. 新疆布仑口高温引水隧洞几个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32(S2):3396-3403 (EI).
[32]余春海,刘乃飞,侯代平等. 公格尔水电站发电洞高温段关键施工技术[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4):1024-1032 (CSCD).
3. 国家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与专利)
[1]刘乃飞,李国锋,等. 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登记号:2021SR0431976),2020.8.
[2]刘乃飞,李宁,何敏. 饱和正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平台(登记号:2015SR156417),2015.8.
[3]李宁,刘乃飞,张承客. 隧道(洞)快速设计系统(登记号:2014SR188109),2014.10.
[4]李宁,张承客,刘乃飞. 隧道围岩快速反演分析系统(登记号:2012SR117638),2012.12.
[5]李宁,陈飞熊,刘乃飞. 冻土工程三场耦合分析系统(登记号:2015SR156537),2015.8.
[6]李宁,何敏,刘乃飞. 准饱和正冻土三场耦合分析平台(登记号:2015SR156370),2015.8.
[7]刘乃飞,杨银亮,汪双杰,等. 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中国专利,CN202211387383.3,2022-11-07.
[8]刘乃飞,刘镰淦,杨蓓,等. 可考虑对流传热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传热试验系统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139853.9,2019-05-22.
[9]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及方法,中国专利,CN202010313765.6,2020-07-07.
[10]刘乃飞,童雨婷,刘华,等. 一种可考虑冰-水相变作用的裂隙岩体传热试验仪,中国专利,CN211697598U,2020-10-16.
[11]刘乃飞,孙宇航,张玉伟,等. 一种便携式裂隙岩体热传导系数测试仪,中国专利,CN211955288U,2020-11-17.
[12]刘乃飞,刘镰淦,李雨欣,等. 一种基于液体导热材料的永久冻土区输油管道降温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3980U,2020-10-16.
[13]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辅助牵引装置,中国专利,CN213008462U,2021-04-20.
[14]刘乃飞,王克,宋战平,等. 一种可视化智能隧道收敛尺悬挂仪,中国专利,CN211783398U,2020-10-27.
[15]刘乃飞,王浩爵,张玉伟,等. 一种适用于大范围地质检测的地质雷达定位装置,中国专利,CN211698234U,2020-10-16.
所获荣誉
项目经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裂隙形态和裂隙水对流作用的寒区岩体传热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278370,2023-2026(主持);
[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相变作用的低温裂隙岩体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JM-190,2022-2023(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寒高海拔地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19M663648,2019-2022(主持);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高海拔地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19JQ-756,2019-2020(主持);
[5]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低温裂隙岩体热力学本构模型构建及程序开发,课题编号:19JK0452,2019-2020(主持);
[6]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寒区引水隧道裂隙围岩水热迁移特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KFKT-8,2023-2024(主持);
[7] 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海拔冻土区长大隧道尺度效应研究,课题编号:YGY2020KYPT-03,2020-2022(主持);
[8] 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季冻区矿山岩质边坡成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01,2023-2024(主持);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然科学专项,低温裂隙岩体水分-温度-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ZR18017,2018-2020(主持);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科技基金,低温岩体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研究,课题编号:RC1804,2018-2021(主持);
[11]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低温裂隙岩体水分-热质-变形耦合理论构架,课题编号:310-11202J306,2013-2017(主持);
[12]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镜面混凝土在汉村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0801,2022-2023(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地热环境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损伤演化机制与耐久性退化,课题编号:20180220,2019-2022(参加);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裂隙扩展作用下黄土高填方地基服役性能劣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02,2022-2025(参加);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场耦合作用下盐穴储气库围岩时效损伤及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2178354,2012-2025(参加)。
社会兼职
[1]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2] 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兼办公室主任
[3]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会员
[4]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5]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6]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7] 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8] 中国公路学会会员
[9]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会员
[10]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中国公路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11] 《Geohazard Mechanics》、《长安大学学报》、《金属矿山》、《长沙理工大学学报》、《陕西煤炭》、《市政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
[12]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编辑
上一条:王璐
下一条:于永堂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版权所有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话:029-82202096 邮箱:IIIR@xauat.edu.c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电话:029-82202096
邮箱:IIIR@xaua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