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 绿色 + 健康 + 国际 +

关于征集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09 阅览

各研究生导师:

为充分发挥我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优势,促进工、管、理、文、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切实推动我校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传统学科在保持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具有交叉创新研究视野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拟向全校征集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

学校设置“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重点支持围绕我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组建学科交叉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切实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二、申报条件

1.导师组中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须获得当年招生资格,其中主责导师需获得拟招学科的招生资格;

2.导师组中主责导师与合作导师应跨学院、跨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导师组成员不多于3人;

3.主责导师须在拟培养交叉研究方向上主持在研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4.主责导师与合作导师须有合作基础,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已合作取得研究成果(获奖、专利、论文等)。

三、招生方向

学科交叉导师组的招生研究方向应区别于主责导师所在学院的招生专业研究方向,重点围绕我校已设交叉研究平台,依托建筑学(0813)、土木工程(0814)、城乡规划学(0833)、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生态学(0713)、文物(1451)等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拟招生的交叉研究方向由导师组自主确定。(详见附件1)

2026年计划遴选15~20个导师组。对在建筑学、城乡规划、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招生的导师组,配备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对在生态学、文物等学科招生的导师组,配备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同等条件下,招生研究方向与我国六大未来产业、陕西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关联性较强,或已有优秀生源备选的,申报时予以优先支持。

四、培养要求

各导师组应按照学校、交叉创新研究院及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有序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的培养和授位工作。

交叉创新研究院与拟授位学院联合制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案,各导师组需全程参与制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以拟授位学科的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拟交叉学科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修改完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学科交叉导师组需根据交叉培养方向,开设相关交叉创新课程,搭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并指导学生制定课程计划、搭建知识体系。导师组需明确工作机制,分工合作完成研究生的开题答辩、中期考核、预答辩与学位论文答辩,为研究生提供实验设备与实践平台,组织研究生广泛参与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确保实现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交叉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协同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严格做好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五、申报程序

申报导师组填写《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申报表》(见附件2),并提供合作项目佐证材料,并于7月14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交叉创新研究院邮箱jccxyjy@xauat.edu.cn,交叉创新研究院将进行资格复审,并对通过审查的导师组进行专家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联系人:交 叉 院 陈元鑫 82202096

              未 来 院 左   咪 82205376


附件1 2026年优先支持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向.docx

附件2 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申报表.docx        


 交叉创新研究院 未来技术学院

2025年7月9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征集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09 阅览

各研究生导师:

为充分发挥我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优势,促进工、管、理、文、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切实推动我校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传统学科在保持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具有交叉创新研究视野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拟向全校征集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

学校设置“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重点支持围绕我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组建学科交叉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切实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二、申报条件

1.导师组中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须获得当年招生资格,其中主责导师需获得拟招学科的招生资格;

2.导师组中主责导师与合作导师应跨学院、跨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导师组成员不多于3人;

3.主责导师须在拟培养交叉研究方向上主持在研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4.主责导师与合作导师须有合作基础,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已合作取得研究成果(获奖、专利、论文等)。

三、招生方向

学科交叉导师组的招生研究方向应区别于主责导师所在学院的招生专业研究方向,重点围绕我校已设交叉研究平台,依托建筑学(0813)、土木工程(0814)、城乡规划学(0833)、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生态学(0713)、文物(1451)等学科进行招生和培养。拟招生的交叉研究方向由导师组自主确定。(详见附件1)

2026年计划遴选15~20个导师组。对在建筑学、城乡规划、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招生的导师组,配备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对在生态学、文物等学科招生的导师组,配备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同等条件下,招生研究方向与我国六大未来产业、陕西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关联性较强,或已有优秀生源备选的,申报时予以优先支持。

四、培养要求

各导师组应按照学校、交叉创新研究院及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有序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的培养和授位工作。

交叉创新研究院与拟授位学院联合制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案,各导师组需全程参与制定,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以拟授位学科的培养方案为基础,结合拟交叉学科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修改完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学科交叉导师组需根据交叉培养方向,开设相关交叉创新课程,搭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并指导学生制定课程计划、搭建知识体系。导师组需明确工作机制,分工合作完成研究生的开题答辩、中期考核、预答辩与学位论文答辩,为研究生提供实验设备与实践平台,组织研究生广泛参与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确保实现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交叉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协同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严格做好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五、申报程序

申报导师组填写《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申报表》(见附件2),并提供合作项目佐证材料,并于7月14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交叉创新研究院邮箱jccxyjy@xauat.edu.cn,交叉创新研究院将进行资格复审,并对通过审查的导师组进行专家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立项。

联系人:交 叉 院 陈元鑫 82202096

              未 来 院 左   咪 82205376


附件1 2026年优先支持的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向.docx

附件2 2026年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组申报表.docx        


 交叉创新研究院 未来技术学院

2025年7月9日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版权所有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话:029-82202096 邮箱:IIIR@xauat.edu.c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电话:029-82202096
邮箱:IIIR@xauat.edu.cn